隨感錄(賢杰)
新春感懷
05年
一年又一年,天增歲月人增壽,《聚賢茶室》也進入了第五個年頭。一年來,她又增添了不少讀者,不少信息、文章。
每當這時,總要回頭望望一年走過的路。退休后,生活是平淡而安寧的。但總還有一些值得記錄下來的事。
現在,舉國上下一派盛世氛圍,大家贊頌錦繡年華。過去的一年(猴年)中,我大多時間是在南京度過的。冷落了廣州澳洲山莊度假屋。從1993年南下以來,我從未有過像這一年這樣在南京一住就是九個月,經歷了整個04年的夏天和春末冬初。好在南京這年的天氣并不像火爐,只有很短幾天氣溫達到過38度。而廣州則到過39度以上,熱死了人。因為在寧的時間如此之長,這一年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退休人員的多次活動。上半年4月游蘇州同里水鄉古鎮,5月游安徽巢湖風光。下半年10月又游覽浙江南潯古鎮。初秋季節,還和同事鈕繩武劉尊梅夫婦結伴同游長江三峽,歷時13天,閱盡長江兩岸各個景區、名勝古跡的美麗風光。有人說:旅行的漣漪足以影響人生。旅行帶來的身心愉悅久遠不息。(見本網頁《長江三峽游》)
暑假期間,女兒逸秋帶兒子周澤鵬來南京、上海,又適逢慶弟帶雙胞女兒嘉敏嘉慧到滬寧杭旅游。雖然當時熱浪逼人,但親人難得的團聚給大家帶來無比歡樂。(本網站中慶弟有華東游記,詳盡記錄了這次華東行。)
六月下旬,測繪14班在寧的同學聚會。九月在南昌見到了于龍江等多位久別三十多年的校友;十月初,不少校友匯聚母校,其中有航測22班的劉素仙、萬雪華等20多位同學,制圖班的曾國勝、歐永堅等同學也從廣州趕來,見到了不少分別十多二十年的校友。十一月初測繪10班李章國等部分在寧校友也歡聚在金鷹酒店。師生重聚,情誼深厚。
特別高興的是,這一年和旅居美國的校友苗德歲博士取得了聯系,我們的網站得到他的關注,他甚至把我們的網站列為他的“至愛”,給予高度評價。給網站增添了一些海外信息。(見本網頁“芳菲天涯”欄目苗博士詩文,他的文學功底令人敬佩。)我們為有這樣海外的熱心的讀者感到歡心。苗博士還相約今年6月前后回國在金陵和我們相聚。可以想見,我們的茶室將會高朋滿座,高手如云。
這一年,除了前面提到的旅游外,我還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退休人員的其他活動,5月參加了東南大學退休協會舉辦的乒乓球比賽,在20多個參賽單位中,我、金洪欽和王淑芳所代表的成、職教院脫穎而出奪得了冠軍。我沒有想到竟還能戰勝了我的大多數對手。
元旦前,繼續教育學院領導又組織我們退休人員游覽南京長江二橋公園和曉莊校區,我還參加了多年未參加的學院的新年除夕宴會,見到了多年未見的老同事,大家相聚甚歡。
這一年5月,我開始用上了寬帶上網,通過學校校友網和不少同學取得了聯系。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11月,傳來王衛民同學新疆遇難的消息,令人痛心疾首。五一節他在揚州給我來電話,教師節國慶節又從新疆來電話祝賀節日。沒想到年青人的生命也如此脆弱。(見本主頁“悼念王衛民同學”一文)
歲月無情,韶華飛逝,過了春節,本人已躍上“古稀”之年了。這一年,大哥動了個大手術,慶弟身體也有不適。這都向我們發出警示:大家可要保重身體啊!常言道:失去金錢是失去部分,失去健康就失去全部。當兩鬢花白時,回首一望,生命如此短促。熟悉的親友、同事一個個離去。生離或可避免,死別卻時時發生。現在,我們已看到了前方那不是很平坦的人生道路,正因為有跨不過的生死樊籬,時間限制,生命才會多姿多彩。因此,我們要好好走下去,更加珍惜生命。
如果說,2003年給我留下最深刻的記憶是伊拉克戰爭和非典,那么過去的一年給我留下的最深刻的記憶是三峽風光和一幕幕師生相聚的無比歡樂。
可喜的是,05年新春佳節,《聚賢茶室》的主人、我們四兄妹匯聚溫暖的羊城,暢敘離情,展望未來,其樂融融。
新的一年開始了,愿大家平安、吉祥!
2005.2廣州澳洲山莊
新春感懷
04
萬象更新又一年。
翻開本主頁《新春感懷》01、02、03,綜覽《聚賢茶室》,我欣喜地感到:她的內容日益豐富,編排日益美觀,讀者越來越多,影響越來越廣了。
慶弟為了這一方沃土,在百忙中投入了不少時間、精力和財力。“茶室”中不乏好文章,好詩篇,好書法作品。這些個人、家庭的經歷和感受,是幾十年來社會生活的縮影,將是我們留下的永久記錄。
過去的一年,有一些頗值回憶的事:
一月,我們離開山莊回江蘇過春節,在南京和常州兩地與親人團聚。不久即“非典”流行,整個春天人們被禁錮起來了,所幸大家相安無事。六月終于宣告“解放”,開放旅游。我們曾兩度游覽無錫太湖。七月回到澳洲山莊避暑。九月又先后經廈門、武夷山返南京,享受那里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金色的秋天。
9月20日到達廈門,與六位七六屆校友相聚,其中三位相隔27年未見。他們從上杭、泉州、晉江等地趕來。陪同我們游覽美麗的鼓浪嶼,帶領我們沿著通車不久的海堤大道到新建的國際會展中心,從那里可以遙望不遠的金門寶島。大家久別重逢,回憶27年前的學校生活,談論幾十年來各自的變化,歡樂地度過了三天,令人難忘。從廈門返南京時經武夷山游覽,那是被列入世界歷史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的4A級旅游勝地,風光綺麗奇特,的確值得一游。
最難忘的是在九曲溪上漂流的一個半小時。兩岸千峰萬壑,盡收眼底,美不勝收。我專門把所攝的相片和小電影制作成VCD分送給每位同學,以作長遠留念。
回到南京不久,我們又游覽了另兩個四A級旅游勝地天目湖,以及因《醉翁亭記》而著名的安徽滁州的瑯琊山,重溫“環滁皆山也”的經典華章。
10月31日至11月5日。我和荷英到上海和芳妹、阿六妹等親人和丁盛同學相聚。小裴親自開車接送我們。由此看出,他們的生活又上了一個臺階。我們又在那優美的張家浜河岸散步拍照,這里潔凈清新,垂柳青青,是個休閑的好去處。記得前一年的8月,我和荷英及孫女緒寒同來時和裴爸爸談天說地,一起散步于這河灘。沒想到幾個月后他不幸因病魔和醫生的拖延而猝然離去。在電梯口的告別竟成永別。現在,門庭依舊,故人已去。而他那身影和音容笑貌仍在眼前,令人不勝感嘆,時光飛逝,世事難料!
在追憶故人之外,亦有所喜。我們看著長大的小川已到了有對象的年齡了。新的一代快速成長,阿六妹的小羊羊都成了大姑娘了。
在上海的幾天,在繁華的南京路、淮海路和外灘,又一次感受到了大上海的巨變和活力。我還把芳妹家一些珍貴的舊照片復照處理上網,永久保存在電腦中。看著那些照片,會使人的思緒回到青春年代,充滿遐思與活力。
12月,南京的寒冬即將來臨,我又像侯鳥一樣回到廣州澳洲山莊。這里氣候溫暖宜人,空氣清新。
12月7日,我和女兒逸秋到大哥的新居看望大哥大嫂,勁帆一家和險峰都一起相聚。他們的新居寬敞明亮,交通方便。和七十年代三代人擠在一小間房里的情景,真有天壤之別了。
12月26日,我們和同事鈕老師夫婦結伴回到陽江城,重游海陵島。詳情請看本主頁《又上故鄉路,重溫故友情》一文。
12月28日,我們從江城經中山石岐到黃圃看望慶弟一家,他們都很好。上次到黃圃是一年多前,那寵物狗“妹妹”和“QQ”似乎還認識我們,一點都沒有像上次那樣叫喚。嘉敏嘉慧雙胞姐妹已到石岐上高中了。我和她們一年未見,逸秋和她們多年未見了。轉眼間她們長成大姑娘了,期望她們有大的出息,我們陳家再多兩位大學生。
這一年,在我的主頁中增添了“教壇四十年”的之一、之二、之三和其他幾篇文章,以及一些生活照片。親友之間在網上時常相見,互相溝通。我們感到,在侯鳥般南來北往的探親訪友、旅游觀光中,生活頗有情趣。但這一年中,也自感寫作精力不足,雖有耕耘,并不勤勞,收獲不豐。對于我們退休的老人來說,平安健康是最重要的。
在這新春佳節來臨之際,預祝各位親朋猴年大吉,全家幸福!我們的茶室更興旺!
2004年1月16日臘月25日于澳洲山莊
新春獻辭2003
馬年過去羊年到,人們喜氣洋洋。我們的網站也進入第三個年頭了。每當歲末年初之時,免不了回首自己過去的一年。
2002年是我身心徹底放松的第一年。這一年我穿梭于粵港中山番禺及滬寧蘇常之間:1月香港探親游,在港逗留17天(在《香港紀行》中已有記述)。2、3、4月在廣州(山莊休閑)。5月,參加測繪14班27位校友畢業26年后的南京聚會。6、7、8月南京房子大裝修。其中8月下旬到上海蘇州常州探親游,又會見了許多親戚和校友。9月,參加測繪學院百余老同學花都大聚會。10月,國慶這一天,阿媚一家特地從番禺來山莊探望我。11月,中山黃圃又重游。更令人高興的是12月,在廣州又和從上海出差來的芳妹小裴以及從香港返回的黎秦云、潘玉英等弟妹們相聚,這一年頭尾兩次和他們聚首,實是很難得的。在山莊休閑的日子里,我多次到番禺探望俊邦公司的老同事們,每次我都有賓至如歸的感覺。一年多來,我常常還牽掛著他們及公司的變遷發展。友情是人生的美酒,有了她,生活才更加美好。這一年中有多少令人高興和陶醉的時刻啊!
此刻,我在冰天雪地的常州(昨天我從南京到常州時正瑞雪紛飛),再過三天就是春節了,外面已充滿節日氛圍。前幾年的春節都在南國度過,我已多年沒有經歷這樣的嚴寒,今年是特意返回的,有幸又重溫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風光。春節過后我又將做南歸大雁,返回廣州。
過去的一年中,我只有幾篇回憶文章上網,因為大多數時間沒有電腦在身邊,寫作上網很感不便。我的網頁建設沒有大的進展,期望今年會有所改變。慶弟在我們的網頁建設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感謝他的辛勤勞動!值得欣慰的是,我們的網站內容不斷充實并受到更多人士的關注。
在此除舊迎新之際,感謝所有支持關心我們的海內外的親朋好友,并祝大家新春快樂,萬事如意!
2003年1月28日于江蘇常州
新年感懷2002
辭舊迎新又一年!
2000年元旦,我們的網站才開張不久,我寫過一篇《新年感懷》的文章。真是光陰似箭,那好象是昨日的事。現在,一年過去,又迎來2002年的元旦了。我想借網站之便,簡要回顧過去的一年,按照我們網站的宗旨,交流信息,談話人生,并以此向海內外的親友、同事、校友祝賀新年!
2001年,對我來說是個人生歷史性的轉折,按我原先的打算,我在65周歲時正式“下崗”了,成了“自由人”。從此,離開了為之工作了七八年的俊邦公司,離開了朝夕與共無所不談的同事和知心朋友們,離開了熟悉的番禺大地,離開了常常一起散步江邊、結下友好情誼的海濱花園的鄰居們.不能否認,在離開他們的日子里,我的心,時常惦記著他們;我的夢還時常縈繞著他們的身影,和他們一起工作生活的情景時常一幕一幕在眼前浮現。每天在一起時不覺得珍貴,一旦分開,又往往體驗到,在茫茫人海中能這么多年聚在一起的時機,是多么的值得珍惜。但話說回來,常言道: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人生總是聚聚散散的。在離開公司前幾天的“賀中秋迎國慶”晚會上,我特意選唱了兩首歌表演獨唱,一首是《永遠是朋友》,歌中唱道:“結識新朋友,不忘老朋友,讓我們到處都有好朋友。”還有一首是《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因為我要回到在廣州澳洲山莊的家,我的住宅門前及附近栽有數十株桃樹,春節前后,桃花盛開,美麗動人。我以這歌聲給我一生的工作畫上圓滿的句號。我愿借此機會,在這稱為六朝古都的金陵,遙向俊邦公司的各位董事、全體同事致以新年的最誠摯的問候!祝俊邦公司興旺發達,馬到成功!
現在讓我著重回顧下崗后的生活吧:
9月30日一大早,我便從廣州洛溪海濱花園搬到廣州澳洲山莊,10月9日,我們老兩口便“夫妻雙雙把家還”,10日下午回到久別的南京的家,雖然我在南京工作生活了40年,但今天的南京卻變得陌生了。從1993年我到廣州至今的八年多時間里,南京城拓寬了多少馬路,新建了多少高樓大廈!我從充滿商業運作的氛圍中回到充滿文化科技氣息的環境中。在這里,成千上萬的充滿青春活力的青年學子每日在我面前穿棱。我所在的東南大學在目前全國重點高校綜合實力排名中列第十位。現共有師生(含離退休人員)四萬二千多人。我在南京工作的學生們聽說我回來了,一批批前來探望、敘舊。最熱鬧的要數76屆畢業的測繪14班同學,11月10日12人云集我家,稱之為“25年一聚”,畢業25年來第一次這么多同學聚在一起,那天,大家酒足飯飽,直到下午四時方才散去,有的晚上還繼續,似有說不完的話語。后來,和59屆、61屆在南京的校友也相約聚會了,我和荷英的教學生涯中最后一屆學生(95屆)在南京的兩位同學不知多少次來探望,他們畢業6年了,畢業時20歲上下的小伙子,今天長大了成熟了,我們做老師的從他們的成長中感到莫大的欣慰!
回到南京最初的日子,我們首先到了常州看望80多歲高齡的岳母。老人家年衰體弱,疾病纏身,有一天甚至昏倒過去。因此,荷英兩度赴常,負起做大姐姐的責任,安排協調兄弟姐妹們如何護理年邁的母親。其實,我們自己也是老人,有時也要人照顧的,但還要照顧比我們更老的人。人生就是這樣,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
在南京兩個多月來,大多數老同事都見面了。12月28日晚,東南大學職教院全體教職工(含我們離退休人員)聚餐迎新,場面十分熱鬧。時光流逝,許多老同事都滿頭白發,多少有點老態龍鐘了,不過大多數人還是滿面紅光,談笑風生。隨著冬至的來臨,到了數九寒天。我到廣東生活八年后,現在已不習慣南京冬天的寒冷,我時刻想“大雁南飛”。元旦一過,我即會返回廣州。
2002年,我將做什么呢?我己決定一月份到香港探望80多歲的四叔(現已辦妥往返港澳通行證),五月前返南京參加東南大學百年校慶活動,適當時候到上誨探望芳妹及親戚以及上誨的校友,2002年還想出國旅游一次,可能是歐洲十國游,大約9月份測繪學院的同學舉行參軍50周年慶祝活動,屆時也會爭取參加。
以上就是我在新年鐘聲敲響前想告知各位親友、同事、校友的信息和感想,再一次祝愿大家新年快樂、闔家幸福、萬事如意!
2001年12月31日夜
01新春感懷
伴隨改革開放的春風,迎來了新世紀的第一個春節。
我,已經進入人生的第65個年頭,大哥也已躍過70歲了。
65歲,有人說僅僅是踏進老年的門檻,更有人說:70才是人生的開始!據說畫家齊白石就是在70-90歲時取得巨大成就的。在此,我祝愿我們這些老年人都永葆青春般的心境,晚年幸福!
今年和往年不同,現代科技的發展帶來爆發性的變化。我們可以利用因特網慶弟開辟的這一方天地,海內外的親朋都能很方便地相聚在溫馨的“聚賢茶室”里,網上過年,其樂也融融!希望大家在繁忙的學習工作之余,常到這里品嘗紅茶與咖啡,聊聊往事,排解郁悶,增進親情。
我們這一家人,從父輩開始就各奔東西,四海為家,離多聚少。團聚的日子,聊聊可數。
“每逢佳節倍思親”,在歡度春節的日子里我不禁西望故鄉,南望中山,深切懷念25年前離去的父親和4年前離去的母親!
同時,我要借這一方天地,遙祝在海外的親人――四叔、九叔九嬸健康長壽,全家幸福!祝海外的朋友財源廣進,心想事成!
遙祝上海、南京、常州的親人們新春快樂!
祝愿大哥大嫂、慶弟弟媳、芳妹妹夫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祝所有后輩們快快成長!
最后,特別祝賀新開張的“聚賢茶室”熱鬧興旺,成為我們交流信息的陣地!
2001年1月18日星期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