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都
9月20日,從九寨黃龍回到成都已是下午四時多。車子直送我們到西北橋。這是和趙忠文在電話中約定碰面的地方,但我們下車時他還在廣漢至成都的汽車上。我們四人初踏上成都的土地,不知東南西北。正在和趙電話聯系的時候,街對面走來一位女士遠遠向我們招手。我們一看就認出是余琳。畢業21年未見面,她風采依然!這次來四川旅游,想到最可能會見的人,首先是廣漢的趙忠文夫婦,到了成都則是余琳,因為在電話里,已和他們聯系過了。他們早已盼望著我們的到來。說來也巧,我們萬萬沒想到他們竟是屬于一個大單位的,原先就比較熟悉,工作中常有聯系,可是誰都不知道相互是相隔十年的校友。當我們說到在成都要會見一位叫余琳的校友時,趙忠文說:“我們單位也有個叫余琳的女同志。”一講年齡特征,就確定原來是一個人。經過他們的溝通,余琳就在單位附近的雪山大酒店給我們訂好了房間。并當即帶我們入住。趙忠文隨后專程從廣漢趕到,不久孟憲順也來到。余琳又約了同班的米葵。這樣,我們一到成都就有了多位多年未見的校友來相聚。晚上,他們就在酒店的餐廳設宴為我們洗塵,余琳全家出席作陪。余琳和米葵都是繪圖班的同班同學,說來也怪,因為畢業后各忙各的工作和家務,同在成都的兩位同學自從1985年離校后竟然未曾見過一面。和相隔僅幾十公里的德陽的錢春麗也從未謀面。這次班主任來到四川,豈可失去歡聚的良機?!因此,在成都的這些日子里,有了許多師生歡聚的活動。
當晚,米葵還特意送我們每家一盒月餅,我們才意識起快到中秋節了,難得在遙遠的異鄉也感受著團圓節日的氛圍。 |
還有更巧的事。我們此次來成都有個計劃去拜訪90高齡的老校長周道同志。他是1953年南京地校建校至1956年時的黨委書記兼校長,1956年調成都籌備創建成都地院,后在這里離休。現地院改為理工大學。沒想到米葵就在這個學校武裝部工作,當然也熟悉周校長。因此他當即決定明天開車來接我們去見周校長。
次日(9月21日),米葵如約接我們到了理工大學校園,穿過美麗整潔的教學區到達宿舍區,車子直開到周校長樓下。兩位老領導熱情歡迎我們的到來。在寬敞的客廳里,我們高興地看到周校長雖然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鑠,語如洪鐘。韓淑娟同志身體也很好,這是他們平時很注意鍛煉身體的結果。 |
1955年1月我們從測繪學院轉業分配到地校任教,就是他們兩位(韓淑娟時任人事科長)接待我們,給我們定級,叫我們先回家看望父母(我們在部隊近三年未曾回家),時隔50多年,現在還記憶猶新。(見我的《教壇四十年》)周校長在地校時間不長,但深得當時師生的愛戴。在這里回憶起許多地校的老人和往事。回到南京后,我把拜訪周校長的事和照片發到學校網站校友論壇網頁上,許多當年的師生跟帖,祝愿老校長健康長壽。
離開周校長家時,韓淑娟執意要打電話向學校要了小車送我們回酒店。趁這機會我們車游成都,觀光市容。成都是一座美麗的城市。一位名人說的:成都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有點同感,這里物產豐富,物價便宜,氣候宜人。這里的人們特別會享受生活。提到川茶、茶樓、川菜、龍抄手、川劇變臉、麻將、麻辣、火鍋以及熊貓都使我們聯想到這里。成都位于四川平原的腹地,她的美麗是天造地設的,錦江水環繞全城,以杜甫的話說:“錦江春色來天地”。她不愧為西南最大的現代化名城,也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素有天府之國的美稱。更有源遠流長的巴蜀文化的熏陶。歷史上李白、杜甫、蘇軾、陸游、元稹等大文人都流離至此,留下了豐富的人文遺跡。現代文化名人巴金、郭沫若、張大千等也出生于此,形成了獨特魅力的巴蜀文化。
當天下午,趙忠文、孟憲順陪同我們游覽著名的杜甫草堂。座落在城西的杜甫草堂是中國文學的一塊圣地,是唐代大詩人避亂流離成都的故居。公元759年杜甫因避安史之亂流亡到成都,第二年便在此蓋起了茅屋,也就是他在詩中提到的“萬里橋西宅,百花潭北莊”的杜甫草堂。杜甫在此住了四年,留下詩歌240多首。其中有《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寫下膾炙人口的詩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發出“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呼號。我們今天已經沒有多少人住這樣的茅草屋了,想想一千多年前偉大詩人就是在這里寫作傳世的詩篇,居茅屋而思廣廈,念著天下的寒士,真是感慨萬千!1961年,此地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杜詩而名聞天下。近年來又逐步擴建,面積達300多畝,園內草木蔥郁,有著古樸的野趣,成為一座頗具規模的公園。成了成都游覽必到之處。
游覽杜甫草堂 |
![]() 大門 |
![]() 好香的桂花啊 |
![]() 茅屋 |
詩圣故居 詩歌圣地
|
![]() |
![]() |
![]() 影壁 |
![]() 浣花祠 |
![]() |
![]() 杜甫塑像前 |
![]() 文物展覽大廳 |
出了杜甫草堂,他們要帶我們觀光春熙路步行街,在那里龍抄手店吃晚飯,但正值下班時間,等了十多二十分鐘竟打不到車。后來發現就在附近就有一家頗具規模的龍抄手店,便改變計劃在此就餐。這里吃的品種真多,價格也便宜,我們又一次品嘗成都美食。
9月22日,我們游覽都江堰、青城山。(見下文四)
9月23日,周六,這天余琳約了德陽的同班同學錢春麗,我約了在龍泉驛的張壽侖來相聚。余琳和錢春麗畢業二十一年從未見面。張壽侖是59屆大地測量班的校友,我教他們大地測量課兼后兩年的班主任。他們畢業至今已47年,我們從未見過面。這一屆同學大多分配到大西北。張就是其中之一,年輕時跑遍青藏高原。雖然時光飛逝,但他們每個人在我腦海里仍有很深的印象。窗外下著小雨,我們在酒店閑聊到中午,然后一起打的到春熙路龍抄手店吃午飯。店堂大廳早已客滿,我們只好上二樓吃套餐,每位58元。服務員陸續送上各式糕點面食,品種不計其數,最后還打包。
![]() |
![]() |
下午,張壽侖有事告辭,余、錢兩位陪我們游覽春熙路步行街。然后游覽武侯祠景點,我們四人進入觀光,她們兩人在茶館聊天等候。她們有二十一年的話啊,怎么說得完?
武侯祠位于城南,始建于公元223年,占地210畝,享有“三國圣地”的美譽。也是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另一個成都游覽必到之處。它以紀念三國時蜀漢承相諸葛亮而得名。祠內有相傳是劉備的墓,有劉備殿、孔明殿、三義廟、結義樓和三國名將的塑像,有三國時期出土文物展,有一塊“三絕碑”,相傳由唐代名相裴度撰文、名書法家柳公綽書寫、名雕刻家魯建刻石,極為寶貴。有一個大門與公園相通,圍墻邊緊靠著名的錦里民俗一條街。
難忘瞬間 |
![]() 在龍抄手店 |
![]() |
![]() 春熙路步行街 |
![]() |
![]() 成都街景、建筑 |
![]() 錦里民俗一條街 |
![]() |
![]() |
武侯祠 |
![]() |
出了武侯祠,她們又帶我們參觀錦里民俗一條街。這里類似南京的夫子廟,成都小吃、名特產品和旅游小商品應有盡有。長長的一條街形成都市的亮麗風景線,觀光人流絡繹不絕。
晚上,余琳、錢春麗又約了米葵和同屆不同班的張萍一起在胖媽火鍋店品嘗四川火鍋。他們說,不品嘗成都的火鍋不能算到過成都。那滿座的店堂、火鍋熱辣的氣氛和師生相聚的歡樂令人久久難忘。
9月24、25兩天,瀏覽樂山、峨眉山。(見本文五)
9月26日,這是我們離開成都的前一天。按原先打算,還要約見一位在簡陽的朋友宋康寧。他是荷英在浙江測繪隊時的同事。1964年荷英初到隊上時,他是測量組的組長。因夫妻兩地分居,后來1970年調離回到家鄉四川。共事六年中,一起爬山涉水,在浙江無數山野留下過他們的足跡。又共同經歷了那場史無前例的“大革命”。前幾年,他曾來電話,約我們適當時候一起回到浙江測繪隊舊地重游,但終并未能如愿。前些年他們遠赴美國和兒子在一起。這次我們到了成都,試著按原來的電話打過去,很順利找到他們。大約十點鐘,宋康寧夫婦從七十多公里外的簡陽趕到我們的酒店。歲月無情,分別36年,當年30歲的青年,如今都變成老頭老太了。但是談起當年的人和事,談到我們兒女,大家還記憶猶新。他們還帶攝像機記錄了難得的鏡頭。中午,趙忠文、楊瑩從廣漢來了,余琳也來陪同,我們在酒店餐廳設宴,又是一番熱鬧。
下午3時多送走宋康寧夫婦。原先計劃到北郊的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參觀,據說那里有幾十只國寶熊貓,設有大熊貓博物館,也是個自然風光優美的地方。四川是熊貓之鄉,這是孟憲順極力推薦的地方。后來聽說因這兩天陰雨天氣較冷,熊貓一般是不會出來見客的。因此打消了這個念頭。改為逛街,順便買些明天火車上要吃的食品。我們漫無目的地在附近轉了一圈,夜色降臨,晚飯后又沿錦江河畔,流連于小公園中,欣賞蓉城美麗的夜景。聯想到十多天四川之行,游覽了這么多名山古跡,會見了這么多校友和同事,品嘗了這么多名點美食,心情十分愉悅,十分留戀。又想起那位名人說的話:成都是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感到不無道理。
9月27日,是我們離開成都的日子,上午整理行李、退房。中午趙忠文楊瑩孟憲順余琳先后來酒店。為了答謝校友們的熱情接待,我們邀請他們在酒店餐廳又一次相聚,師生濟濟一堂。不久,米葵也開車趕到。席間,聽說正巧今天是趙忠文的生日,荷英立刻去訂了一個大蛋糕,為他祝壽。許愿、唱生日歌、吹蠟燭、切蛋糕,氣氛很溫馨熱烈。我相信他一定不會忘記這難得的和遠方來到的老師在一起的生日聚會。這也為我們這次旅游增添了難忘的美好回憶!
![]()
|
![]() 生日快樂!
|
![]() |
![]() |
![]() 后會有期! |
![]() |
再見了! |
![]() |
![]() |
![]() |
離別的時間到了,我們在酒店門前留影,趙忠文、楊瑩、孟憲順直送我們到車站。下午3時15分列車準時開出。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這“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四、都江堰 青城山
這里,我要倒過來簡要回憶游覽幾個景點的經歷。
9月22日,我們游覽著名的都江堰和青城山。這天,天公不作美,瀝瀝不停下著小雨,濃霧籠罩,能見度只有幾百米。但是訂了旅游合同不可能改變。一早,車到酒店接我們。未到景點導游就帶我們先到了一個養鹿場購物。到達50多公里外的都江堰大門時,只見中外游客風雨無阻,門口人山人海。我們打著傘一個跟一個排著隊進入參觀這被譽為“獨奇千古”的“鎮川之寶”,遍布江畔山坡的各色雨傘,也成了一道風景線。
都江堰被列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聞天下,是個四川旅游熱點,可以說是四川旅游必到之處。都江堰自建成至今2500年間,一直發揮著巨大的防洪與灌溉作用,受益面積達5300多平方公里,包括40多個縣、市。有人說沒有它就不會有今天的成都。
只有親身去實地觀光,才會贊嘆古人的偉大、古代的科學成就,盛贊李冰父子的功績。其科學性和古人的才智令今人嘆服。 岷江水從幾百公里外的岷山九寨溝那邊匯流至此被一分為二,既防洪又灌溉,工程浩大,又經漫長歷史不斷修建改進,成為世界水利史上的一個杰作。整個景區依山傍水,古木參天,景色很美。可惜這天濃霧過大,遠景朦朧。 |
![]() |
![]() |
![]() |
![]() |
![]() |
![]() |
出了都江堰,午餐后,轉向不遠處的青城山景區。到達青城山時,雨已停,霧也稍散。我們沿著濕滑的單梯石徑拾級而上。林濤陣陣,群鳥幽鳴,仙人靈趣頓時融入心境。周圍古木參天,林蔭敝道,果然風景這邊獨好!路轉峰回,正疑無路時,忽然在半山上現出平湖,湖水明凈澄澈。原來這就是月城湖景點。這里有渡船到對面的索道口,考慮到遠景都隱掩在濃霧之中,照像也沒有好景色,我們沒跟大隊人馬擺渡,就在這湖邊休息觀景。只見對面層層山峰在云霧中,果真如水墨畫一般,我們照了多張照片:
![]() |
![]() |
青城山風光如畫 |
![]() |
![]() |
|
![]() |
![]() |
![]() |
![]() |
青城山距成都63公里,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林水青翠,四季常青、諸峰環峙,狀若城廓,故名青城山,素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又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名山。傳說道教天師張道陵晚年顯道于青城山,并在此羽化。全國各地歷代天師均來青城山朝拜祖庭。著名愛國詩人于右任1941年游覽時為其美景感染,大嘆道:“這簡直是一幅絕妙的潑墨寫意畫,愿與青山共白頭。”而他晚年夢游青山,彌留之際留下哀婉動人的詩章:“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國畫大師張大千自號“青山客”,晚年猶感“看山還是故鄉青”。
這一天,雖然天公不作美,但并沒有削減我們的游興,兩個景點給我們增添了知識,愉悅了身心!
五、樂山、峨眉山
9月24日,我們參加了樂山峨眉山兩日游。這天一早暫時退房寄存了行李。天剛亮就出發,130公里路程到達樂山。在導游的帶領下我們很快登上大佛所在的山頂。樂山大佛名聞遐邇,這次親歷其境近看遠眺,總算看清了其真面目。
據介紹這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高71米,頭高14.7米、寬10米、耳長7米。大家排著隊照相,只要對好透視的角度,就能有手摸到大佛的頭耳鼻等效果。經營照相者早已占了好位置,而我們在另一面也勉強能照出同樣的效果。下山后,我們又每人50元自費乘船到江中觀佛照相。這里是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交匯的地方。
從船上觀看,大佛雍容大度,氣魄雄偉,十分壯觀!同時在遠處(對岸江邊)看過來,整個岸邊4000米山形,更似一個大臥佛,而樂山大佛恰好在其心臟部位。形成“心即是佛,心中有佛”的奇觀。 |
![]() |
![]() |
![]() |
![]() |
![]() |
![]() |
![]() |
![]() “心即是佛,心中有佛” |
離開樂山,我們又轉向峨眉山,途經烏木博物館,導游帶大家購物,我們不感興趣,就在附近閑逛等候。這是旅游過程最為討厭的事情。為此,我們還和導游發生不愉快的爭論。直到天黑后才上峨眉山,11點吃的中飯,等安排住宿吃晚飯時已8時多了,大家只好忍氣吞聲。所幸山中酒店倒還不錯。
次日,一早在酒店寄存了行李,車子送我們到索道口,我們乘纜車直上到約1000米高的萬年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很多人進寺觀光,接受所謂開光,(昨天在樂山導游帶大家去買玉或鍍金佛像,就是為了到此開光),我們四人則選擇自己游山。經白龍洞下到700多米處的清音閣。清音閣東有白龍江,西有黑龍江,兩江匯合于此,水聲如琴,山谷回響,有“雙橋清音”之稱。后又經一線天轉上1000多米高的自然生態猴區觀看美猴群。一路上綠樹濃蔭,空氣清新,令人心曠神怡。在美猴區幾十只大小猴子散布在峽谷中,在游人手中爭食物。不少工作人員手拿棍棒,如臨大敵,防止野猴攻擊游客。
峨眉天下秀 |
![]() 萬年寺 |
![]() 清音閣 |
![]() |
||
![]() |
風光如畫 |
![]() |
![]() |
美 猴 區 |
![]() |
![]() |
![]() |
![]() 上山棧道 |
![]() |
峨眉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具有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身份。同時也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山勢巍峨,雄偉壯觀,春榮、夏麗、秋幽、冬靜,山山有奇景,十里不同天。景點很多,這次我們僅游覽其中的一小部分。著名的報國寺、最高的金頂寺都沒有時間去觀光。不過也大概領略了“峨眉天下秀”。歷史上不知多少文人墨客流連于此,與峨眉山有關的詩句很多,如李白的登峨眉山:“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周流試登覽,絕怪安可悉。......”“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岑參的“峨眉煙翠新,昨夜風雨洗。分明風頭樹,倒插秋江底。”杜甫有峨眉山題詠:“長嘯峨眉北,潛行至壘東。”
從美猴區回到清音閣,在此等候導游和同車游客聚齊,然后下山吃中飯。但在下山途中,導游還帶大家到一處推銷茶葉的地方喝茶,這時已經近兩點鐘還不安排吃中飯。因此我們又和導游發生矛盾。后來我們四人先到了停車場等候他們。大約到下午2時半才吃上中飯。飯后,取了行李轉入回程。歸途中導游又帶大家去購土特產。旅游的商業化令人哭笑不得。
四川之行結束了。我們此行游覽了七八個四川主要的景點。四川值得游覽之處還有很多,如海螺溝、四姑娘山、劍門、貢嘎山、蜀南竹海、西昌衛星基地等。無法一一游覽,此次我們已經十分滿足了。
我想,美好、甜蜜的旅程只放在記憶中是不夠的。所以我不厭其煩地寫出來,和親朋好友交流、分享,對于去過或未曾去過四川旅游的親友們也許會有些許啟迪,增加一些了解吧。
同時,謹以本文再一次表達對熱情的校友們的感謝之意,祝他們工作順利,家庭安康!
(全文完)
返回<四川之行>之一
返回<賢杰主頁>
讀后:
陳、王老師: 炳文、炳英:你們好!
一口氣讀完了陳老師發表的四川之行, 圖、文、詩并茂,精美、動人,文筆獨到,不看完不
愿放下鼠標,我把每一張相片都打開放大,體味著你們當時的情景,真是也好象和你們一
起走過了這十六天的行程!這是多么美好的享受啊! 讓我們未到那里去的人, 也象去過了一
樣, 尤其那幾十年未見的學生和同事, 那種熱情的接待, 真象四川的辣椒一樣火紅, 多么
向往啊! 當老師真好!桃李滿天下啊!
我們已將這下載, 再慢慢細品! 謝謝陳老師!
季夢丹2006.11.26
陳老師:
“好酒不怕巷子深”,您四川之行的“報道”真是精彩啊,怪不得過了二個月才刊登,要說叫我二年也弄不出如此圖文并茂的好文章啊,陳老師的精神真令人敬佩,我們這些當學生的真應該好好學習才是!
高可畏2006.11.27
內容豐富,圖文并茂,描述細膩,情誼感人……,新的佳作又與大家見面了,陳老師辛苦了,謝謝!
陳老師,荷英,炳文,炳英:親家結伴,到美麗的四川游玩,度過愉快美好的時光,真是太好、太美了,為你們高興!祝愿你們健康順利,幸福愉快!
眭 金 文 2006.11. 29晚
丁香婷婷亚洲开心五月 - 视频 - 在线观看 - 影视资讯 - 心悦网